痛经,是许多女性每个月的“难言之隐”。下腹绞痛或者胀痛,牵连到腰疼,拉肚子都是基本操作;严重的甚至起不来床、下不了楼,严重影响工作、学习和生活。
然而,到底多少人会痛经?我们对于痛经的程度、痛经的影响,究竟了解多少?
答案是:可能并不多。
西悉尼大学(West Sydney University)的公共卫生学者,结合以往38个研究的数据,做了一个超过两万个样本的元分析(meta-analysis),调查痛经对女性的影响。
数据发现,全世界大概有71%的25岁以下女性都受痛经困扰,其中有1/5因为痛经缺过课,超过40%因为痛经影响过课堂表现和注意力。由此看来,痛经在年轻女性中的普遍程度可能大于此前的估计,而且对不少女性造成了挺严重的困扰。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,月经来潮的女孩子不仅要遭遇卫生用品的短缺,身体的不适会让她们更倾向于远离课堂。
但是,研究者在各个国家、不同来源的数据中,发现了另一些问题,是关于个人对于疼痛的报告和认知的。在全世界来自医疗机构的数据中,痛经的比率和严重程度是相仿的;然而在各类社会性的调查和观察性研究中,一些地区呈现的数据非常不稳定,对于是否痛经、痛到什么程度、产生了什么影响,结论比较模糊。
在很多文化中,谈论月经是一种禁忌,自然女性就会有意识地不去谈论这种疼痛;或者认为这种疼痛是“需要被忍耐”的,即使痛到无法坚持也不去求助。这很正常——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,人们对于女性的“奉献”和“忍耐”也有诸多要求,生育上的疼痛、每个月的不便,都被“忍忍就好”搪塞,个人感受很少被关心。
还有,相当多的数据并没有提供对于“痛经”的定义,以及“多痛算是痛经”、“痛到了什么程度”。疼痛这种事情,虽然非常主观,但是依旧是有量表可以测量的,比如疼痛是否影响日常活动、是否影响睡眠,等等。但是在分析的38个研究数据中,仅有3个提供了客观的量表。很多对于痛经的研究,根本没有提供测量基础;换句话说,人们关于痛经“对于个人的影响”的了解,还远远不及对于其它疼痛或者疾病的了解。
研究者认为,对于痛经的某种程度上的“忽视”,以及文化上面的禁忌,让女性不去正视自己的痛处,也不倾向于寻求帮助;很多女性会在社会的压力下认为,痛经是一种“忍忍就过去了”的事情,是自己的私事儿;工作机构、教育机构,也不去提供合适的帮助;女性之间也缺少体谅——许多不痛经的人,无法理解痛经者所经历的一切;而痛经的人则会怀疑“是否自己太矫情”。
而对于严重的痛经的不闻不问,则会导致疾病的误诊。例如,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痛经,继发性的痛经很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、盆腔炎或者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。有研究认为,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程度和诊断率可能因此被低估了。
即使是没有病理影响的普通情况,人和人之间也会差很多。我个人属于不太会痛经的,但我也见过痛经的时候严重到满脸煞白的女生(还有因为痛经打了120的同事)。但是,在人们羞于谈论月经、信息有限的情况下,很多女生都是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忍受,对于有效的缓解方式少有认知。
对于这个问题,研究者也认为,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痛经的重视,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,给女学生提供诸如止痛药等帮助。但研究也并没有推荐“放假”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——痛经的痛苦已经对女性造成了缺课、缺席工作等影响,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减轻这种痛苦,而不是把女性摁在家里不得动弹。
其实,我们现在已经有不少能够有效减轻痛苦的手段,对于大部分人,副作用是轻微、可控的,如果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,采用这些医疗手段解除痛苦、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,是完全值得的。
根据 WebMed、Mayo Clinic 等权威来源的建议,原发性痛经的解决方式可以有:
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非激素类止痛药。
痛经是因为子宫内膜分泌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、缺氧胀痛、拉肚子;而这些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。
大部分此类药品都可以在普通药店购买。服用之前可以了解一下药量、副作用和起效时间,避免空腹服用;对于不同的人,药物作用程度可能不一样,可以换用;以及,如果已经感受到疼痛,那就不要吃缓释型的,起效慢。
* 布洛芬类
* 萘普生类
* 阿司匹林类
* 对乙酰氨酸类
这些药品不含吗啡成分,因此不会上瘾、不构成依赖。
服用短效避孕药
通过调节体内激素,抑制排卵。服药间隙的撤退性出血由于不是“真正”的月经,痛经是可以大大缓解的。
服药前务必咨询医生以及了解可能的副作用。
长效避孕手段
类似于“曼月乐”上环、皮下埋植等,也是通过缓释激素,抑制排卵,也就没有真正的月经了。
具体使用需要咨询医生,可能会有断续出血等副作用,国内公立医院此类服务较少。
改善血液循环
保持运动是改善痛经的方法之一,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,使经痛处缺血缺氧的可能性降低,从而缓解疼痛。
痛经时的热敷也能促进血液循环,暂时缓解疼痛程度。
考虑疾病可能性,接受治疗
如果真的很痛、特别痛、无法坚持,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(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、盆腔炎和子宫肌瘤等),早日就医。
不要再听信“止痛药上瘾”“生了小孩就好了”等不靠谱的建议,也不要觉得“不就是痛吗忍一忍就过去了”,希望所有女同胞都可以远离疼痛,自在生活,也爱自己多一点点。